議程前發言—怎可以功利主義看科研發展 
 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上個月在香港公佈「第六屆2007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」,澳門在「城市成長競爭力」中,由全國第八位升上第二位,僅次於深圳;而在「整體城市競爭力」排行榜中則較06年升上一位,排行第六。澳門在這兩項評比都排在前列,令人感到欣喜。
   
  「城市成長競爭力」是由包括實力指數、潛力指數、活力指數、能力指數等指標來評定,澳門因博彩業迅猛發展導致GDP成倍數地大幅增長,拉高了各項指數從而把排位推升。至於「整體城市競爭力」是涵蓋經濟、社會、環境、文化四大系統在內的10項主要競爭力指標和50項二級指標及200多項三級指標綜合計算評定。澳門經濟、社會、環境、文化等發展極不平衡,一些指標拉高了評分,因此,排位在榜前並不等於反映各項競爭力已達水準。事實上,許多環節都很薄弱,特別是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交通、城管等範疇,相較其他城市而言,落後甚遠,需要急起直追。
   
  眾所周知,文化、教育是一個城市未來希望所寄,科學是經濟、民生多元化發展的依托,為了城市的美好將來,政府必須重視促進文化、教育、科技的發展,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,加大資源投入,並帶動民間力量,鼓勵文化界、教育界、科技界做好推動、普及、提高的工作,致力科技的研發、創新,為社會作更多貢獻。故此,最近有議員對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的撥款和成效作出質疑,本人就不敢苟同。
   
  從促進文化、教育和科研、科普工作的力度而言,澳門與鄰近地區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,2006年香港研究資助局與香港創新及科技基金,兩者合共撥款1,254,086,000港元(12億5千多萬元)佔當年香港財政支出的0.5%;而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2006年發出撥款金額為19,669,000元(1千9百多萬元)佔同年澳門財政支出0.07%,在比例上與香港相差7倍,總合04至06年三年撥款只是6千6百餘萬元,這數字實在太少,更難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提並論。